13518183717

扫码了解更多

首页> 人力资源>员工风采
志愿抗“疫” ,“90后”无畏向前
2020-03-23更新 sczfhs.com 四川金点路铝业有限公司 浏览1311次

17年前,遭遇“非典”时,90后最大的13岁,最小的只有4岁,他们是一群被保护的孩子。而如今,已经成长为新青年的90后挺身而出,勇敢战“疫”,以实际行动加入到抗“疫”志愿者队伍中来,彰显着90后的担当与情怀。这些平凡的年轻人,以青春之我,用青春之力,在战“疫”前线筑起了一道青春的长城。


陈万超(1998年出生)

“个人的绵薄之力在疫情面前是渺小的,但我们只要同心战“疫”,千千万万的力量汇集到一起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。

陈万超,康巴文化广场项目职工,一个90后小伙。面对肆虐的疫情,全国持续上涨的确诊数字,他这颗焦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,必须为这个社会,为国家和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。

2月13日,他路过自己所在小区旁边的志愿者防疫流动站点时,无意中看到防疫志愿者招募的公告,得知小区志愿者队伍人手较为紧缺的情况,他心中就萌生了当志愿者的想法。征得家人同意后,他打通了小区防疫志愿者负责人的电话。经过严格审核后,他如愿成为防疫志愿者这个有爱队伍的一员。

刚开始,志愿者负责人考虑到他年龄小,专业的防护知识储备不足,准备安排他做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,曲鸿博却坚定地说:“面对疫情,大家都一样,我会合理安排好时间,认真学习防护知识,做好自我保护。”

他每天都和其他志愿者一道,准时来到了志愿者服务站点做好日常值守;按照相关要求,对小区里各居民楼的公共区域进行消毒;对进出人员测量体温;接听防控中心巡查电话;上门登记外来人员,协助社区做好防控工作。他用自己满腔的热情,守护着小区及周边居民的健康与平安。

“记着尽量少出门,出门一定要带口罩,有情况一定第一时间与防控中心取得联系……”这是陈万超在电话排查中必须要叮嘱的一句话。为了让防控知识有效传达到每一户,他尽量咬字清晰、放慢语速,尤其是遇到年纪大、听力差的居民,一句话可能要重复很多遍,直到对方听清楚为止。因为他知道,面对如此蔓延的疫情,遗漏任何一个死角,都有可能让前期的努力功亏一篑。

每次上门做访问后发现门口有垃圾的,他总会顺便把门口的垃圾提走。他说:“垃圾越堆越多,垃圾没有了,病毒也就没有了”。在卡点遇到不想测体温的大爷大妈时,他总是耐心的讲解这个病毒给市民带来问题的严重性,耐心劝导他们配合测体温也是给自己一份安心。

看似简的工作,一天下来,重复几十遍几百遍,也便不再简单,因为人手短缺,休息的时间很少,再加上一天要走很多路,回到家脚掌酸痛,但是他还要以最饱满的状态面对第二天的工作。同事问他:你害怕吗?他笑着说:“不害怕是骗人的,但是既然来了,就要做好该做的事,尽自己的微薄之力。”

“我的力量在疫情面前是渺小的,但我相信千千万万的力量汇集到一起,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。”朴实的话语间,体现了一名90后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。


杨毅(2000年出生)

“我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去一线救死扶伤,那我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在村口设好障碍,测好体温守护父老乡亲的安全,我觉着很有意义。”

杨毅是生猪屠宰及冷链加工一体化项目试验室实习生,家住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丁家镇胡同村。在此次疫情中,他为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投入抗疫中去,报名成为了抗疫志愿者,主要负责人员的进出、春节返乡人员隔离监控及村中是否存在聚集或互串门人员。

在很多人看来,疫情如此严重,村里的人都会主动呆在自己家里的,谁还会出去闲逛,应该很好管理,但实际开展起来却没那么简单。

以前大家过年,每天都聚在一起,拉拉家常聊聊天,但现在却要求每两天每户人家只能出去一个人,辛苦一年回家探亲的父老乡亲,一回来就得隔离14天,大多数村民都不乐意,“不听指挥”在刚开始是常有的事。

“咱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大家好,一人平安,全家平安,现在特殊情况,出门一定要戴口罩,做好防护……”,这是每天杨毅从早说到晚经常挂在嘴边的话。慢慢的,经过代斌和同事们的宣传,大家慢慢地理解了村里的做法是对的,也支持他们志愿者的工作。

当问到杨毅,在做这个抗疫志愿者期间,最大的感受时,他说到:“ 其实做每件事情都是一样的,复杂的事情简单做,简单的事情重复做。在疫情期间,我虽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去一线救死扶伤,那我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在村口设好障碍,测好体温,守护父老乡亲的安全,这觉着很有意义。”

“抗击疫情,人人有责。对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,最有感触的是火神山医院的建立,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祖国的强大,看到了中国速度,为自己在这样一个国家而骄傲,抗疫之战我们一定会胜利。”杨毅说。


分享到:
返回列表
© 四川金点路铝业有限公司 蜀ICP备2021002306号  
网站建设:观道沟通
友情链接